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

 【好文导读】日本最年轻的临终关怀主治医师大津秀一,在多年行医的经验基础上,在亲自听闻并目睹过1000例病患者的临终遗憾后,写下了《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書,据该书所述,临终前会后悔的主要有以下25件事?

  第一个遗憾 没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二个遗憾 没有实现梦想?

  第三个遗憾 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

  第四个遗憾 被感情左右度过一生?

  第五个遗憾 没有尽力帮助过别人?

  第六个遗憾 过于相信自己?

  第七个遗憾 没有妥善安置财产?

  第八个遗憾 没有考虑过身后之事?

  第九个遗憾 没有回故乡?

  第十个遗憾 没有享受过美食?

  第十一个遗憾 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

  第十二个遗憾 没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第十三个遗憾 没有和想见的人见面?

  第十四个遗憾 没能谈一场永存记忆的恋爱?

  第十五个遗憾 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第十六个遗憾 没有生育孩子?

  第十七个遗憾 没有让孩子结婚?

  第十八个遗憾 没有注意身体健康?

  第十九个遗憾 没有戒烟?

  第二十个遗憾 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意愿?

  第二十一个遗憾 没有认清活着的意义?

  第二十二个遗憾 没有留下自己生存过的证据?

  第二十三个遗憾 没有看透生死?

  第二十四个遗憾 没有信仰?

  第二十五个遗憾 没有对深爱的人说『谢谢』?

【相应原文

—————————————————————————-?

  第四個遺憾:被感情左右度过一生?

  平静的心和忍耐的限度?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正常人这一生都会被感情左右。?

  作为医生,我总是尽量约束自己。医生是一个充满压力的职业,要具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忍耐力。?

  美国著名医生兼教育家奥斯勒说:医生需要一颗平静的心。?

  也就是说,从做医生的第一天开始,就要学会抽离,平静面对生死。不能大喜大悲,暴躁易怒。遇事务必冷静理智。?

  奥斯勒说:医生会遇到各种各样气愤和委屈的事,但一定要控制自己,不能轻易生气。?

  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在高度紧张的治疗过程中,医生难免会有疏漏。可即便是微不足道的过失,也会让患者家属驳然大怒,他们会说一些很刻薄难听的话,恶语相向,甚至出手打人。?

  每逢此时,我们都尽量隐忍,因为要充分理解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心情。?

  但任何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在我认为正确的事情上,我也会据理力争,坦率陈词。?

  当冲突达到难以化解的程度时,只靠一方的忍是无法收场的,只有进行真诚的沟通,才能获得对方的理解。?

  不要被小事影响?

  刚才有点说远了,现在回到正题。?

  感情是把双刃剑。过分被感情左右,就会失去理智,不能冷静判断分析。而太过理性,毫无感情,又成了冷血动物,人生因此而变得苍白。?

  因此,现实生活中,懂得平衡控制自己的感情非常重要。可惜,能够完美地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像奥斯勒医生所说的,拥有一颗“平静的心”,真是太难了。?

  我们的人生,充满喜乐悲欢,人生也因此而丰富多彩。但活得太过戏剧化,对周围的人事物过分敏感,总是被一些小事影响心情,你就会感觉自己像是在巨浪滔天的大海中左右摇摆的小船,起起伏伏,永无宁日。?

  曾经有人这样说:“现在想想,真是搞不懂那时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生那么大气,何必呢?”?

  “究竟怎么回事啊?”?

  “回头看,我曾经遇到的困难其实都不算什么。”?

  “是吗?不算什么啊?”?

  “嗯,是啊,和死亡比起来,为那点鸡毛蒜皮的事介怀,真是太不值得了。可我当时还那么伤心,发过那么大脾气,想想真后悔。”?

  我一时无语,仔细思考着他的话。?

  “那时候真是太在意小事了。假如当时有现在这样的心态,一定能更冷静地对待。”?

  “是啊。”?

  “早晚有一天,大家都会死,所以讨厌一个人,憎恨一个人,或者没来由地嫉妒一个人,还去找他麻烦,这样做真的很傻。”?

  “嗯。”?

  “人最终都要归于一抔黄土。什么都带不走。所有人都一样。想明白这一点,我就能更平静地生活下去了。”?

  不走到那一步,谁都无法体会到临终前的她的这种心境。她的时日无多,因此终于意识到,过去被一些小事而影响,是多么不值得。现在的她平静如水,波澜不惊。?

  反观我自己,每天都被无数琐事困扰和左右,烦恼,痛苦,伤心,气愤,达到忍耐的极限。就像她说的那样,这些事和死亡比起来,是多么不值一提呀,为小事而伤怀又是多么愚蠢啊。?

  开心也好,不开心也好,人生只有一次。无论多么不如意,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时间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停驻。?

  如果每天保持开朗的心情,那么你的人生就赚到了。?

  不被感情左右,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地生活,这需要很强的自控力。拥有一颗宠辱不惊,平静安宁的心,任何苦难都能熬过去,迎来灿烂的明天。?

  而如果整天为一些小事伤春悲秋,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消极心理不断累积,越积越多,产生连锁反应,会丧失生活的勇气,变得悲观抑郁,这一生都被阴影笼罩,留下深深的后悔。

  第十个遗憾?

  没有享受过美食?

  有一天你想吃都吃不了?

  讲究吃的人,并不占大多数。平常我们工作忙碌,很少把吃放在第一位,?

  总是随便对付两口,果腹即可。?

  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胃口尽失,美食摆在面前,都无法享受。?

  那是很烦恼很痛苦的事情。?

  因为我接触的都是患者,所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生病时人的味觉发生变化,身体也不舒服,什么东西都不想吃。?

  旁人都很难理解,还总是不停劝说,“吃一点吧,不吃怎么行呢?身体会垮掉的。”?

  患者跟我聊天的时候经常说,被别人逼着吃东西的滋味真不好受。?

  明明没有食欲,却为了体贴家人的心情,勉强吞咽那些营养丰富的食品。?

  那些我们眼里的珍馐美味,对患者来说其实味同嚼蜡。?

  我们是旁观者,体会不到患者的身体状况。?

  他们常常感到痛苦,而且孤独烦躁,因为无人理解。包括医生和护士。?

  “勉强塞进嘴里想要咽下去,可那感觉就像是在嚼沙子。”?

  他说着说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看得出心里很难受。?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人啊,只吃自己认为好吃的东西就行了。?

  这是我行医多年的最大感触。?

  最近,我发现一个女患者很不开心,因为她丈夫劝她三餐都吃粗粮。?

  “我也知道他是为我好,粗粮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我勉强还能再活三个月,?

  三餐都吃粗粮又有什么意义呢?“?

她无奈而伤感地说。?

  我想,身为患者家属,应该时刻把患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强加于人的关心,可能真的会收到反效果。?

  与其不停地逼患者吃那些营养品,不如仔细观察他们真正想吃什么,然后悄悄拿给他。?

  生病的人,原先喜欢吃的东西也吃不下,吃的时候也不觉好吃,这种滋味可真不好受。?

  不过有时候,也可能平时不爱吃的东西,会突然间想吃。就像怀孕的孕妇一样,口味改变,有的人想喝可乐,有的人想吃方便面,还有人想吃冰激凌、布丁、果冻。?

  想吃什么,就尽管说出来,爱吃就吃吧。?

  人生苦短,别顾虑太多了。?

  尽量开心地吃东西?

  吃饭是一种乐趣,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可惜,很多人体会不到。上班族总是匆匆忙忙,三口两口解决一顿饭,根本无暇享受吃饭之乐。?

  也有很多单身人士,独自居住,冷锅冷灶,白天为生活营营役役,马不停蹄,起早落夜地奋斗,累了倒下休息,吃饭变为最简单快捷的事,全靠方便食品匆匆果腹,很少有和家人围坐一起吃饭的机会。?

  能与家人共同进餐,是非常美好而幸福的。厨房本该是烟火油腻所在地,肉要剁碎,砰砰砰砰,炒菜讲究炸锅,哗啦一声倒入滚油,满室油烟,孩子们吵成一堆,来回穿梭,不小心打碎了鸡蛋,踢翻了油瓶。而客厅,麻将早开两桌,吆五喝六,干将起来。一家老小,就这样热热闹闹聚在桌前,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这样的食物吃到嘴里才是有滋有味的。?

  凡是住过院的人都说,医院里的食物很难吃,其实,并不是真的味道不好,而是医院的环境缺少温馨的家庭的感觉,吃饭的餐具也像个“容器”,而且没有围坐在一起的家人,在那种孤独凄清的氛围里,多美味的食物都变得淡而无味。?

  生病的人都不得不改变过去的饮食习惯,很少再有机会享受美食之乐。所以,趁健康的时候,多吃些自己爱吃的东西吧,多回家和家人聚聚,一起吃顿家常便饭吧,多和朋友见面,找个有特色的饭馆吃饭聊天吧。?

  比起食物的营养,开开心心地享用每一餐饭,才是健康饮食的真谛。?

  第十五个遗憾?

  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只有婚姻能带来安全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结婚的情侣越来越多了。我来自传统家庭,在我们这个大家族里,还没有出现过什么同居、婚外恋之?类的事。自从我做了医生,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后,我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这种现象司空见惯,再平常不过了。说真的,对此我有点接受不了。由此我也深切地感受到男女关系的多样性,我认识的人里面,有相濡以沫,彼此相依相伴走过风风雨雨的恩爱夫妻,也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孑然一身,没有结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个人选择,并无好坏对错之分。?

  绝大多数情侣都以婚姻为最终目的,想要走进神圣的婚姻殿堂。因为婚姻是一种“形”,是有法律效力约束,是对爱情的见证和保障。有一些不幸的情侣,其中一方得了不治之症,虽然彼此心里都清楚,不久的将来就要面临生离死别,但他们都执意选择了结婚。?

  有一个只剩下几周生命的新娘,她和男友知道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两人毫不犹豫地决定立刻注册结婚。和事先预想的一样,新娘在婚礼举行几周后去世了,当时才只有25岁,可是,她是带着幸福和满足的感觉离开的,丝毫没有遗憾。?

  有一个日本女人,一直和恋人在英国生活,当她查出得了晚期胃癌时,她回到日本治疗,和她相恋了十年的阿尔及利亚恋人也陪同她一起回来了。他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日益衰弱的她,她也渴望着和他度过最后的时光。可是,她连举行结婚仪式的力气都没有了,我们在医院的一个小教堂里为他们安排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婚礼庄严感人,她的朋友和亲人都流着泪为他们送上祝福。我们医院的员工齐声合唱颂歌,献上鲜花,祝他们永远幸福。仪式虽然简单,却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爱,所有的祝福都是真诚的,所有的承诺都是庄重的。在她临终前的两个星期里,她和他的命运被牢牢拴在一起,永不分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不是当事人,无法真正体会恋人心情的微妙之处。但人同此心,无论是谁,内心深处都渴望拥有完整而美满的婚姻,因为这样的“形”会给人带来难以形容的安全感。?

  和谐的夫妻关系能缓解痛苦?

  我的一个护士朋友曾经说过,结婚以后,心情平静了,变得踏实了,也能更努力地投入工作了。就像过去(现在可能也一样)的许多男人,有了伴侣之后,会更加振作精神,勤奋工作,他们会感到人生终于有了目标,活得更积极更向上。好的婚姻能带来心灵的安定和满足,当你遭遇挫折的时候,那种安全感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帮助你度过难关。?

  即便你相识遍天下,但到头来,天长地久,只有夫妻才会真正相互关怀,同舟共济。荣华富贵,名成利就固然重要,但当你夜半身体不适,只有最亲密的伴侣能为你替上一杯热茶,问一声要不要叫医生。?

  我那护士朋友举行的是基督教的婚礼,牧师问他们,你愿意爱他(她)一辈子吗?他们坚定地回答“我愿意”。庄严的誓词,神圣的仪式,都仿佛上天不可违逆的意旨,让两个人从此亲密无间,不离不弃,永生永世相依相随。?

  过去的人选择单身,都是做了充分思想准备,经过仔细衡量后的决定。可现在的人把单身当作一种潮流,盲目追随,他们认为“自由”比“家”更重要,事业成功,但就是没有归宿。每当我看到那些即使面临生离死别也毫不动摇的情侣,我就会觉得婚姻真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如果不结婚,这辈子一定会后悔的。当然,前提是要认真地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避免轻易离婚。?

  夫妻之间超越了血缘的深层关系能大大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人这一生,一定要经历一次“来生还要和他在一起”的幸福婚姻。?

  第十六个遗憾(1)?

  没有生育孩子?

  家人是永远的精神支柱?

  比起没有结婚,为“没有生育孩子”而后悔的单身者更多。?

  我经常从一些单身人士那里听到这样的话:?

  “要是当初结了婚,生了孩子,该有多好啊!”?

  只从付出来看,生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孩子的花费庞大,如果孩子多,就要占用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付出成倍的辛劳。可是,孩子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是更多的,有孩子的人绝对比没有孩子的人过得充实。身无家累的一生也许很惬意,可是当你生病时,受到打击时,遭遇挫折时,身边如果有很多家人陪伴,再失意的人生也会变得温暖。?

  有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她有七个子女,二十个孙子孙女,还有三个曾孙。?

  “养育了三十多个后代,真是不容易啊!”?

  她嘴上虽然这样说,可看得出她内心是幸福而满足的。把七个子女抚养长大,培养成优秀的人才,肯定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从她脸上那深深的皱纹就能看出来,她这些年来在子女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

  无论你长到多大年纪,在父母眼里,你永远都是孩子。桥田寿贺子的《人世间都是坏人》就曾经提到这一点:父母只要活在世上一天,就会忍不住为自己的孩子担心,哪怕孩子早已成家立业,足够成熟坚强,父母仍然当他们是小孩子,止不住地惦念牵挂。?

  那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就是这样,一边不停地为孩子们操心,一边慢慢变老。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时光悄然流逝,她失去了老伴,直到有一天,自己也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早已成年的孩子们纷纷带着年少的孙子、孙女和刚刚学会走路的曾孙们来看望她。这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场面,让躺在病床上的她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她的病房从来都不孤单冷清,总是热热闹闹,欢声笑语,她留恋地看着孩子们的脸,回忆起自己一步步走过的人生之路,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对她来说,这一生没什么可遗憾的,她的选择是对的。多年的含辛茹苦在晚年得到了回报,在三十个儿孙们毫不间断的精心呵护下,在被子子孙孙簇拥包围的病床上,她拉下了自己辛劳一生的帷幕。她所有的付出和辛苦在她临终前的这些日子里都烟消云散,她去世时的表情安详恬静,洋溢着一种成就感,没有一丝一毫的后悔。?

  自由和孤独总是相伴的?

  有一个很想要孩子可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她的丈夫很久以前就去世了,而她自己也身患重病。她几乎没什么亲人,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决定,就连后事也是自己提前准备的。她是个要强的女人,嘴上从来没说过自己孤独寂寞。失去丈夫,身边没有亲人,她早已做好了独自面对一切的心理准备,预想到最坏的结果,因此,当有一天这预想变为现实的时候,她并没有被击倒,仍然从容不迫地应对。孤独已经成为她人生的常态。在休息室,她眯着眼睛,看着其他病人牵着四五岁的小孙女走来走去,眼神里充满羡慕。只有在那个瞬间,我看到她脸上的表情起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故作坚强冷静,而是浮现出一丝萧索和落寞。?

  “要是我也有个孩子就好了 ”?

  她小声念叨着,那凄凉的声音到现在都记得。?

  自由和孤独总是相伴的。她是自由的也是孤独的,是孤独的也是自由的。?

  和另一个人朝夕相处是件不容易的事。必须互相忍耐迁就,家累越多,自由就越少。没有孩子,就可以和不自由的生活绝缘,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生活,可与此同时,也就失去了人与人之间血缘和情感的维系。?

  当然,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同,凡事不可强求。?

  可是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在临终前会说:如果没有孩子就好了。?

  倒是有绝大多数的人感叹:假如有孩子该有多好啊。?

 

  第十六个遗憾(2)?

  无血缘关系,只是由于感情和责任,才成为最亲密的家人,它和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大不相同。?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永远无法分割,是通过染色体和基因形成的,身体的一部分是共有的,这可绝对不是一般的关系。?

  血浓于水的亲情超越一切?

  一个男人,他二十几年前抛弃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临走前只冷冷说了一句?

  “我爱上别人了”,就绝决地奔向另一个女人。?

  彼时两个年幼的女儿哭喊着追出门来,拉住爸爸的裤腿,想要留住爸爸的脚步,但是那男人无情地推开她们,头也不回地走掉了。孩子们的母亲用双臂搂住无助的女儿,三个人抱在一起默默流泪。?

  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女性谋生不易。母亲拼命干活赚钱,供女儿们读书,虽然生活很清苦,但她仍咬着牙坚持,就这样一天天把女儿抚养长大。?

  女儿们长大了,有了不错的工作,也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可就在她们想要回报母亲的时候,母亲却积劳成疾,很快就离开了人世。?

  女儿们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搂作一团痛哭,儿时那种种辛酸痛苦的回忆,一一涌上心头。她们把这一切不幸都归咎于背叛家庭,抛妻弃子的父亲,她们这一生都不能原谅他所做的一切,那种刻骨的仇恨永生难忘。?

  她们从来不与父亲联系来往,仿佛他是个陌生人。就这样过了十几年,突然有一天,她们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那个童年时狠心遗她们的父亲,患了晚期癌症,在世上的日子也不多了。?

  她们曾经那样绝决地发誓,此生都会恨他,与他为敌。可就在此刻,她们却犹豫了。?

  他是个冷酷无情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他是间接导致母亲早逝的罪魁祸首。母亲善良而隐忍,宁可自己背负起所有的苦,也绝不埋怨她们的父亲一句,但两个女儿还是不能轻易原谅他,她们无法说服自己,忘了这么多年来的痛苦,放下所有的仇恨。于是,她们怀着“这下你恶有恶报了吧”的想法,去见父亲。?

  带着怨恨、伤心和困惑的心情,两姐妹推开病房的门。出现在她们面前的是一个因癌细胞扩散到脑部而变得神志不清、衰弱不堪的老年男子。他看上去是那么无助、可怜。两姐妹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泪水夺眶而出。?

  不管他曾经做过什么,那始终是她们的亲生父亲,父精母血,造就了她们,这一点永远无法忽略,无可改变。?

  人伦亲情的力量战胜了所有敌意。?

  她们抛开了过去的仇恨恩怨,尽心尽意地照顾起父亲。虽然父亲已经病得糊里糊涂,根本不知道是谁在照顾他,但她们不在乎,依然努力而周到地照顾着他。?

  我有时也想不通,为什么她们会对抛弃自己的父亲还那么好,换成是我,也不知能否做到。

  可能这对姐妹从照顾父亲的过程中,找到了久违的与家人共处的美好感觉,那是她们从未体会过的父女亲情。纵然父亲当初再狠心,再无情,如今躺在病床上的他看起来是那么慈祥,这让两姐妹忘掉了过去的一切,只是把他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无私地关怀呵护他,用温柔的目光送他走最后一程。对两姐妹而言,能有机会为亲人付出,也算是一种幸福了。?

  一家人始终是一家人,一家人没有隔夜的仇。无论什么样的怨恨,都可以彼此原谅,这就是家人。?

  家人的关系能够超越得失与利害,是天生的,不要抹杀和动摇的。在自己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在家里某个亲人快走了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会变得孤独无依,会迫切地渴望寻求家人的支持和帮助。?

  家人的关系不一定非要等到临终前才能领会。在年轻健康的时候,应尽可能组织家庭,养育子女,无论如何都要珍惜善待家人。拥有一颗爱心,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对于人生来说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我们都应该意识到,很可能“等到突然想要珍惜的时候,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我总是想说,珍惜眼前的人,珍惜尚未凋零的花,因为一切不可再来。?


已发布

分类

作者: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